不能说的秘密——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中你是否被这些情况所困扰?
你有过尿失禁吗?只要问那些生育过且过了40岁的妇女,很多人都会不好意思地回答:“有啊!”症状较轻时,打哈欠或大笑时尿液会随之而出,但量较少。症状严重的话,尿失禁很难受患者控制,公共场合可能随时“尿裤子”。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膀胱在没有收缩,也没有过度充盈的情况下,由于腹压增高而导致漏尿,表现为用力时即有尿液不自主地流出。严重者在走路、咳嗽、喷嚏、大笑、干家务或突然站起来时,会不自主地有尿液漏出,使人十分尴尬。患者常常为避免漏尿采取预先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与盆底肌肉的萎缩松弛同时存在。
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病。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来看,目前女性人群中约有23%-45%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而在压力性尿失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怀孕或生产时,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损伤造成的。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尿失禁,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催产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均可能增加发生尿失禁的风险。除生育因素之外,年龄、盆腔脏器脱垂、肥胖和遗传、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泌尿结石、便秘、心理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尿失禁。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骨盆底部肌肉的萎缩松弛、神经系统的疾病、尿路损伤等也可能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并不可怕,但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种疾病并不致命,也不可怕,如果只是轻度的尿失禁,患者甚至没有感觉。但恰恰是大家的不重视,才会让很多明明可以很快治愈的患者,拖延到非常严重的地步。若不能及早发现,病情严重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会对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
及早使用非手术方法,通过物理治疗就能减轻症状。
其中,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已为众多的研究所证实。此法方便易行、有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目前共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
尿失禁患者首先要克服害羞和沮丧的心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症状较轻的患者,应加强括约肌的功能训练,进行间断排尿法和提肛训练,以训练盆底肌的收缩功能,防止尿失禁。间断排尿法,在排尿过程中患者控制暂停排尿3~5秒,在每次排尿时训练。提肛法,患者取立、坐或侧卧位,与呼吸运动相配合。
使用盆底训练辅具
盆底电刺激治疗
盆底磁刺激治疗
针灸疗法:可取穴关元、三阴交、足三里,或耳针取耳部膀胱、肾皮质下等区域敏感点,每日针刺1次,7-10日为1疗程,留针30分钟。
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排便通畅。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达到内冲洗的目的,防止尿路感染,及促使排尿功能早日康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引起的腹内压增加。
(2)定期到医院复查。
大多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过正确的盆底训练都有良好效果。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祝您健康。
供稿:康复医学科 张之毓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上一篇: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规范绩效发放流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审计科 2019/3/13
- 下一篇:医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