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教师应知应会(七)
前言:2023年上半年,青海大学将迎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察。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外部保障制度,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将以此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强医学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推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栏,以便广大师生了解关注。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办学标准问答(二)
(三)学业成绩考核
1.考核原则、方法与措施,能够达到哪些要求?
确保学生能够实现预期的教育结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做好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并及时进行反馈,以便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考核原则、方法与措施需对应培养目标整体设计,包括安排考试和其他测试的数量、时间,平衡笔试和口试的比例,根据规范和标准进行评判,鼓励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微型临床评估演练 (MiniCEX)、操作技能直接观察(DOPS)、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CCS)等。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用于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结果的评价手段。终结性评价侧重于学生成绩和学习结果的评定。目前我院学生最终成绩评定由形成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期末考试)组成,以百分制计算。课程总成绩组成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实践)占比较高课程可向教学管理部申请调整形成性评价成绩占比。
形成性评价强调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相结合,重视和强调教与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改进。形成性评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并优化教学,又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目前我院形成性评价中平时成绩考核以过程考核成绩为主,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由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提出方案,但不得少于3种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前,任课教师要主动配合系(部)对学生的考试资格予以审查。要依据平时考勤等,逐个审查学生的考试资格,要求出勤率不得低于95%(不含事假),出勤率低于95%的不具备考试资格;任课教师需在考试前将不具备考试资格学生名单报教学管理部审核,并通知本人。
2.考试成绩和考试分析如何反馈给学生?
考试结束通过适当形式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了解本课程学习掌握的不足之处和薄弱内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根据反馈查漏补缺,提升成绩。将考试分析结果用于改进教与学,加强考试的改革与研究。考试分析包括试题难度和区分度、考试信度和效度,专业内容分析以及对考试整体结果的分析等。
(四)学生
学生学业咨询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课程的选择、住院医师阶段的准备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个性化学业指导和咨询除学习指导外,包括为每位学生或学生小组指定学术导师。
供稿:教学管理部
- 上一篇:传承雷锋精神 守护群众健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玉树八 2023/3/29
- 下一篇:医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