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信息简报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有个儿童康复游乐园

2019/1/5 10:25:14      点击:1346

 

 

 

 

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世界里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儿童康复区——游乐园,它能让每一个孩子在玩耍中康复,在康复中玩耍。患者儿童同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快乐,需要陪伴,需要玩耍。在这个蓝色的游乐园中,拥有各式各样的的“玩具”。

        四色灯光音乐双水柱

 

透过钢琴按键的触控,幻彩水柱视觉回馈和治愈音乐的听觉刺激,利用钢琴琴键模式诱导儿童进行视听觉的感官刺激活动,不断升起的水泡,可以吸引情绪及行为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引导其舒缓情绪。与此同时,也可调动儿童的互动积极性,对自闭儿童的干预训练有辅助治疗效果。音阶的不同,水柱的颜色,高低不同,可进行生动的认知训练,寓教于乐。多种类型的声音可训练听觉敏感度,鲜艳且变化性强的色彩不仅可以强烈刺激视觉感官还可训练眼肌控制能力和视觉追踪能力。

双子幻彩魔方

 

不同颜色给予不同视觉反馈,刺激视觉感知,相对应响起的音乐刺激视觉感知,通过两个魔方锻炼上肢肌力,肌耐力及身体协调能力,提升视听感官能力,提高运动企划能力和对颜色认知及辨别能力。

攀爬导引目标套件

 

模拟攀爬攀岩墙和绳攀,增强身体的柔软度与协调感,提高体力和耐力,提升视觉专注力及应变能力,增加小脑的平衡感知能力。

悬吊训练系统

 

小儿脑瘫、偏瘫的感觉统合训练和肌力训练;慢性疲劳损伤和骨关节疾患;神经肌肉反馈重建、平衡功能训练与重建;预防性治疗与锻炼。多用于慢性疼痛及肌肉骨骼关节疾病,可用于脑卒中患者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还可用于促进儿童发育,也适用于健体训练及运动员。

悬吊训练技术不仅对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早期干预和需要进行特殊训练的患者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借助悬吊训练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儿童主动参与的兴趣,又能达到在嬉戏中训练,在训练中嬉戏的目的。最大刺激其各种感觉器官,调动及训练其深部感觉的综合协调能力,增强其神经、肌肉反馈和肌肉力量的目的。

滑梯+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

     

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手部、肩部及生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

在滑梯上由上而下的速度冲击,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强烈。

儿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此系统可以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儿童康复的乐园中,治疗师可以集神经发育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引导教育于一体,对肌张力的缓解、肌力的增强、平衡协调性的提高都能在孩子们的主动运动中完成。每天的训练场地不再充斥着孩子的哭闹,而是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完成,康复治疗过程已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进入训练室之后,似乎这是一个儿童游乐场,在这样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孩子们主动运动的潜能更多地被激发出来,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康复。

 

供稿:康复医学科    焦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