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学科联合医务部开展《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培训

2022/7/4 11:30:25      点击:276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继下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版》《国卫办医函(2021336号》。根据文件要求于2022628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学科联合医务部,通过线上方式对全院医师、药师、护士进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考核。

 

本次会议由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副组长、临床药学主任史雪霞主持并致开幕词。会上,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组长、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成武强调了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与三甲评审和绩效考核息息相关,要求我们把工作做到平时,做好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做到全院抗肿瘤药物使用同质化,标准化,以达到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副组长、医务部主任贾国强,强调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医务人员应当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充分考虑药物临床治疗价值和可及性,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并明确了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处方权限,强调通过本次培训考试后授予医师处方权,授予药师处方调配权。

 

甘肃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杨孝来讲授了抗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概念入手,讲解了免疫毒性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根据不同分级对免疫治疗相关AE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启动ICIs的评估、检查和常规检查,尤其是特殊人群筛查的注意事项。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需监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了解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及症状,在用药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有利于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发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风险,以及分级管理对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重要性。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三病区姜军副主任讲授了《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规范与探索》,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分类和机制开题,重点介绍了肺癌和肝癌中抗血管生成治疗,阐述抗血管生成联合治疗是目前的主流治疗,认为包含临床药师的MDT是恶性肿瘤规范治疗的重要环节,并展望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前景。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张德瑛讲授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医嘱点评常见问题》,首先简单介绍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政策背景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相关内容,以及本院相应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所做的工作,包括建立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设立相应的抗肿瘤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对我院抗肿瘤药物检测网上报数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定期对医药护人员进行培训等等。通过实际案例,强调临床药师在规范治疗,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中的作用。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张祖豪讲授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讲述了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大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并详细讲述了每类药物的适应症和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强调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临床数据更新频繁,医药护人员需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并强调临床药师要落实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监测、反馈、干预和追踪完善处方、医嘱点评工作,以患者为核心,推进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此次培训,全省近2千名医药护人员参加,通过考核的近800人,增强了肿瘤相关科室合理用药意识,规范肿瘤诊疗行为,抓实、抓细肿瘤专科用药细节,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消除抗肿瘤药物用药安全安全隐患,对于保障肿瘤患者用药安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圆满完成本次培训考核。

 

供稿:临床药学科    董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