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团队首次独立完成支气管内超声波检查(EBUS)
2020年7月24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首次独立完成医院支气管内超声波检查法(EBUS)手术。标志着青海大学附属医学院呼吸科的治疗技术跨入省内领先,国内先进行列。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冯喜英与一病区久太主任医师为近日收住两名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就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进行多次的研究讨论,最终选择EBUS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
一些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外的病变是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盲区”,因为常规气管镜只能看到位于气管、支气管内的病变,而对管外的病变常常无能为力。
在冯喜英主任医师临床指导下,久太主任医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两位患者分别选择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的方式。
在呼吸科刘洪千、拉周措毛、李玉红、安文静副主任医师的协助下,久太主任医师精准定位,并成功完成了这两例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这两例成功的手术不但标志着呼吸科团队可以熟练地掌握EBUS手术方式,而且开创了使用这一手术方式可以同时对不同麻醉方式患者进行手术的先河。术后两位患者的病理活检报告均提示阳性。
据久太主任医师介绍,EBUS能通过超声定位支气管外的病变的具体位置,并在彩色多普勒的引导下避开血管,通过针吸和活检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EBUS-TBNA可清楚地显示气道外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关系,在超声图像的实时监测下进行经气管支气管针吸活检,彻底解决了传统TBNA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对周围大血管的损伤,提高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与纵隔镜检查术相比,EBUS-TBNA无需气管插管,微创且安全,操作更简便,医疗费用也更低。EBUS-TBNA主要用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期,同时也用来诊断肺内肿瘤,不明原因的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瘤等。
供稿:呼吸一病区 刘洪千
- 上一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团队首次独立完成支气管内超声波检查(E 2020/8/4
- 下一篇:医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