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小切口解决大麻烦”——青大附院成功完成经皮前路微创弹性髓内钉固定髋臼前柱骨折

2024/7/9 14:41:56      点击:

    骨盆骨折微创手术:革新骨科治疗,重塑患者生活。近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病外科(老年创伤骨科方向)李钊伟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经皮前路微创弹性髓内钉固定髋臼前柱骨折,标志着我院骨折微创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巩固了青大附院创伤骨科在骨盆疾患尤其是复杂骨盆创伤治疗领域的省内领先地位。

左二为李钊伟主任

    复杂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是骨科领域的高风险、高难度手术,一直被视为一项复杂而棘手的挑战,堪称创伤骨科手术的天花板。骨盆骨折患者出血量可达2000-4000毫升,大约占人体总血量的50-80%。对骨盆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时,由于骨盆血供丰富而复杂,手术剥离显露范围广泛,术中的出血量往往也可达1000-2000毫升,而且手术过程中容易损伤临近的盆腔内脏器、髂血管、神经。尤其是合并骶髂关节骨折、骶骨骨折的骨盆后环垂直不稳定的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以往缺乏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方法,患者常常只能采取长期绝对卧床的保守治疗,极大地增加了短期并发症和后期功能障碍的发生。

患者鲁先生(化名),因“高空坠落致全身多处损伤”入院。入院诊断:骨盆骨折 (Tile分型C1.3型、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骶骨骨折 (Denis分型3)、左侧耻坐骨支骨折、腰5椎体横突骨折,左侧骶椎骨折、骶5椎体骨折、左侧坐骨结节骨折,骨盆软组织挫伤。经过全院MTD及创伤骨科李钊伟主任团队深入的分析与讨论,精细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最终决定采用“微创下后路髂腰固定技术+骶骨通道螺钉技术+经皮前路微创弹性髓内钉技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诊断分型:Tile分型C1.3型、Denis分型3

    术中,李钊伟主任医师、胡一博医师与麻醉科、手术室密切配合,通过取后正中小切口进行后路髂腰固定,通道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再经皮前路微创弹性髓内钉固定髋臼前柱骨折。此手术过程顺利,历时图片1.5小时,较平时手术缩短约3小时。目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患者恢复良好。

术中:前后路切口

    术后讨论会上,手术团队共同讨论了弹性髓内钉在髋臼前柱骨折治疗方面的优势和前景。李钊伟主任指出,与传统的钢板固定、通道螺钉固定、INFIXEXFIX固定骨盆相比,弹性髓内钉固定骨盆前柱骨折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切口相对较小,对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和血运破坏较少,有助于术后恢复、能够在多个平面提供固定,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允许患者在术后较早地进行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切口小,术后瘢痕不明显,更符合患者的美观需求。

这些优点使得弹性髓内钉在骨盆骨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的治疗方案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术后照片

    供稿:创伤骨病外科(老年创伤骨科方向) 胡一博 王继东 聂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