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学位点简介

2023/10/25 14:09:01      点击:

                

一、基本情况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青海省骨科的鼻祖,自青大附院1958年建院之初,就成立了骨科,当时与泌尿、脑外共用一个病区,其中骨科22张床,仅有2名专科医师,于1981年正式拥有自己的病区,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简单到专业细分化的发展过程。于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点,并开始招录研究生。2010年年初,医院正式将骨科专业细化,分为关节骨科、脊柱骨科、创伤骨科。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成为青海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于2014年被青海省卫计委评为省重点学科。拥有骨科专用的现代化百级、万级层流手术室,并有三间全省唯一的整体手术室。拥有C型臂X线机3台,进口显微镜1台,进口关节镜3台和各种进口的现代化手术器械。

二、学术队伍  关节骨科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在省内开展第一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998年开展省内第一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000年开展省内第一例关节镜手术。目前,关节骨科开放床位33张,共有医务人员27名,医生16名,护理人员11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6人。每年开展手术700余台次,人工关节置换占总手术量的80%以上,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手术量全省第一,手术质量、手术安全100%,位于全省第一。关节骨科针对各种严重髋、膝关节畸形(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髋臼发育不良,化脓性关节炎及髋、膝关节结核后遗症,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髋、膝关节旷置、翻修等),已建立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计划。另外在人工关节方面的另一大特长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感染或失败后的人工关节翻修术,并已成为青海省医疗界公认的人工关节翻修中心。现今人工关节翻修在技术上、数量上均居我省首位。目前每年均开展2项以上新技术,填补了多项手术技术空白。关节骨科在人才培养方面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学科所有医师,均接受全面规范的临床训练,除医院规定的各级查房与技能训练外,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科研项目,每周三或五召开不同课题组的科研讨论会,每周五进行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主治医师参与课题项目管理,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发展方向与总体规划,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0余年,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0余人,均在当地医院找到理想工作,并获得医院同事的一致认可,在读研究生10人。关节骨病科全体同仁将珍惜创业的成果,谦虚谨慎、克服浮躁,并加倍努力、追求卓越,为病人解除伤痛,为创建青海省内一流学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脊柱外科现设病床32张,共有医护人员21名,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7人,大学本科4人,护理人员10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7人,大专医师学历8人。在注重医疗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每年均派医生赴国内外知名院校研修,带回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理念并合理应用。近4年来,完成科技成果厅级2项,承担院级、校级以及厅级课题4项,还承担我校各个层次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及进修人员。所有技术骨干均熟练掌握以下先进技术:环椎侧块及椎弓根钉技术、枢椎椎弓根钉技术、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侧块钉技术、全胸椎椎弓根钉及前路固定技术、人工颈间盘置换技术、显微镜技术、经皮椎弓根操作技术;自行熟练开展以下各类手术: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脊柱重度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枕颈椎畸形、骨折脱位前后路手术、颈胸腰椎复杂骨折脱位手术、脊柱及椎管内肿瘤前后路切除重建手术、脊柱结核前后路重建手术、人工颈间盘置换手术;治疗病种涵盖广,如:枕颈部畸形并小脑扁桃疝、齿状突骨折、环枢椎脱位、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脊椎病、颈胸腰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腰椎滑脱、不稳、脊柱复杂骨折、脱位、脊柱病理性骨折、脊柱侧弯、后凸畸形、脊柱及椎管内肿瘤、脊柱结核、椎间隙感染,以脊柱微创为特色,开展各类脊柱微创手术,如经皮椎弓根内固定、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腰椎间盘微创显微镜下手术、椎管内肿瘤显微镜下切除术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以高原常见多发病脊柱结核为特色,官众教授主持并设计开展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手术研究及前路微创引流联合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研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通过了科技厅科研成果鉴定,对严重多发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带来了福音,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0余年,目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0余人,均在当地医院找到理想工作,部分留我院人员,也获得了医院的好评,在读研究生6人。

三、科学研究与成果  创伤骨科经过多年努力,已发展成为卫生部确认的骨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青海骨科质量控制中心,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床位70张,服务于全省和邻省周边地区,在编医师16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5人,获硕士学位4人,其中骨创伤与骨感染性疾病两大专业的临床水平,已稳居省内领先地位。创伤骨科以四肢骨关节损伤、手足外科、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骨肿瘤及各种复杂骨折为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AOBO理论和技术治疗了大批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手足外科已开展断肢、断指再植与功能重建、整形及全身皮瓣的移植等手术治疗。创伤骨科在省内首先开展Ilizarow骨搬移技术,临床应用于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等疾病,治愈了很多经久不愈的疑难病例。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上,通过术前及术后的化疗,不仅实现了保肢治疗,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同时积极开展新技术,尤其在骨科微创治疗上取得突破,如在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骨折、胫骨骨折已完全能闭合复位和固定。同时也注重科研与临床工作并进,已承担和完成多项省科技厅、省卫计委、青海大学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近年来,在全国各类杂志上共发表文章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