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发展史

 

19591215,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地区正式建成,药剂科的前身:药房也于建院时同时设立。

药房初建时,药房职工是由原西宁市人民医院转来的13名工作人员组成。他们是:郭鹏举、朱志强、魏国立、马芝芳、路执中、叶震廉、童月娥、高俊琪、刘惠中、陈国全、张远洁、鲁应风、伍世君,主任由郭鹏举担任。在此基础上,经过五十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医院的正确领导和几代青大附院药剂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药剂科由原来13人的小药房逐步发展壮大为现在近百人的大科室。

纵观药剂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药剂科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和各时期历任主任的领导和管理紧密相连。五十年里药剂科伴随医院一起经历了创建初期的诞生与成长,经历了十年动乱中的曲折与艰辛,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壮大与发展。同医院共同走出了一条。漫长曲折而又永远向前的发展之路;这五十年里,几代药剂科工作人员辛勤工作,默默贡献,在历届正副主任的正确带领下,药剂科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步完善,使药剂科始终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药剂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药剂科历任正副主任的名单:郭鹏举、王国椿、叶震廉、冯午一、韩忠信、莫小为、何军、司法启、李志民、腾为民、杨汝鑫、杨卉、史雪霞。

1969年,药剂科试制氯霉素注射液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同年医院制剂室从药剂科独立出来,成立青海第二人民医院制药厂;19735月,药剂科实行中西药分窗划价取药,门诊中西药交方、发药分为两处;19797月,医院增设中心药房;1984年,药剂科首次组织编写了《简明药物使用手册》一书;1986年,医院新建了制剂楼;19871月,制剂大楼建成分设大输液、普通制剂、小针剂;199411月,医院成立制剂中心。药剂科工作人员合著的《药物手册》一书,获得了青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药剂科所做的“医院自制输液质量研究”获得了青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等。进入 2000年后,医院各科室的发展更为迅速,药剂科在国家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快速成长,2007年,由于医院管理需要,制剂中心从药剂科分离出去,现在的药剂科由住院药房、综合大楼药房、门诊药房以及药库组成,为广大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服务。

在科室建设方面,药剂科在医院领导下,不断探索、拓宽科室发展思路,不断超越自我,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不断进行着观念上的更新。充分调动全科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科室建设上、业务技术发展上发挥巨大的创造力,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现在,药剂科已由建立时的一个药房发展为由3个大型药房和一个药库组成的综合型科室,拥有药剂工作人员近百人。在工作中,药剂科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药品采购、验收、供应、质量的管理。药剂科工作人员将“维护患者健康、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理念,放在工作的首位,严格把手药品的质量关,杜绝伪劣药品进入医院。自医院建立以来,从未出现过假冒伪劣药品,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近年来,药剂科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用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药学信息系统,提供优质的用药咨询服务,配合各科室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随着科室建设的不断完善,科室的药品收入逐年增长。现在,药品月销售金额已经从初期的几万增长到现在的两千多万。

在科室人员教育方面,药剂科历任主任都非常重视强化本科室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在要求科室工作人员加强本专业学习的同时,更要求加强与药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包括临床医疗知识的学习等。2000年之后,随着医院学分管理制度的出台,更进一步的加快了科室的学习进度,形成了良好的科室学习氛围。现在,药剂科工作人员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不定时参加国家等相关协会举行的学术会议、再教育活动等所学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操作。正是通过这样严格的管理和长期自身的努力,培养造就出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给将来科室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省内唯一的教学医院,药剂科承担着大学本科及大、中专生的教学实习和进修生的培训任务。在培训药学专业人才方面,为青海医疗事业的成长及青海药剂教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建院初期至2000年初,药剂科共为各州县、基层医院、厂矿、部队培养进修人员近千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药剂科从建立起,就开始培训青海省卫校药学毕业学员,一直持续到现在。后来,这些接受了培训的进修人员,基本都进入了青海的药学基层工作,成为了青海各医院药剂工作方面的骨干力量,其中有的后来还走上了医疗单位的领导岗位。近年来,药剂科还承担了青海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教学实习任务,毕业生通过在医院药剂科长达一年的教学实习,在掌握真正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的验证和应用后,从医院药剂科走向全国各地的药剂工作相关的岗位,成为促进国家药学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正是有了药剂科人员在教学工作上的巨大付出,才取得了现在如此辉煌的成就。从药剂科成立以来,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培训了几千名药学工作者。

最近,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为规范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进一步加强我省临床用药管理,完善临床用药安全及不良事件应急监管机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先后成立了“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组”和“青海省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作为专家委员会的委员,药剂科主任全程参与了两个专家组所负责的工作,在预防临床滥用抗生素、推动我省合理用药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并且还将专家组成熟的经验,好的管理措施和规范,及专家组好的建议和意见引入到药剂科日常工作管理当中,使科室工作人员在得到学习提高的同时,增强了整个科室的管理水平。

自医院成立以来,药剂科管理工作经历了一次次实战的考验,通过科室主任的统筹安排、正确领导,以及全科室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和艰苦努力。面对一次次的考验,药剂科均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并且通过每一次的考验,达到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1993年的“三甲医院”评审和1998年的“百佳医院”评审中,药剂科加强科室管理,强化科室制度约束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狠抓药品管理,做到医院药房无劣药、过期药品和保健药品;还结合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对一些临床使用效果欠佳、毒副作用大的药品及时停用,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为此,对库存未到失效期,但保存时间长,属自然淘汰的80多种价值4万元的针剂、片剂予以销毁。通过以上种种具体措施,为医院顺利通过两项评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2008年“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检查期间,药剂科抓住工作重点,在整个工作中强调科室工作人员的“自律”性。认真贯彻医院制定的《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各项要求,专门制定修改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病区药柜药品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保障了病区药柜药品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了重点、精神、麻醉、毒性药品管理,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抓好安全用药管理等。从上述细节工作入手,顺利通过检查,再次给检查组、患者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的医疗制度的实施,给药剂科带来了更多的全新的发展机遇和考验,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经出现了变化。因此,应该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努力用创新思维开展具有符合自己特点的药剂工作。从本科室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个高效的、面向未来的药剂科发展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编写科史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在了解药剂科发展过程与药剂科前辈不畏艰辛、默默贡献的同时,告诫新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应该继承老一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新时代药剂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也是编写科史的初衷与宗旨。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及药剂科成立五十周年,献给曾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做出贡献的所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