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发展史

 

1959年建立外科下属的麻醉组。成员有鲍秋光、庙光荣、王沛、张永孝、马维儒等。1959年至1978年之间麻醉以椎管麻醉为主,主要药品为利多卡因,较大手术或小儿采用乙醚麻醉,可进行气管插管。使用的麻醉机为上海103牌麻醉机,极其简陋,血压计为立式血压计,控制呼吸用麻醉呼吸囊。1978年在我省率先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学科——麻醉科。

科主任为王沛副主任医师。科室人员:张永孝、马维儒、吕冶宏、孙家骧、赵启芳、王祖谦、陈培德。后调入王六一、金新会、高晓枫、区锦燕等。

1980年开始施心脏体外循环手术麻醉,所用心脏麻醉药品为以吗啡为主,肌松药为箭毒、琥珀胆碱等。开始了有创动脉压及中心静脉监测。开始使用氟哌啶、芬太尼组成的氟芬合剂、神经安定镇痛等。并引进了英国鸟牌呼吸机、国产麻醉机。

王沛担任“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

王祖谦、高晓枫、金新会于1982年去北京阜外医院学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并引进了芬太尼、氨氟醚用于全麻。

1992-1997年麻醉科主任为吕冶宏副主任医师,引进了Drager麻醉机两台。

1997-2006年麻醉科主任为王祖谦主任医师,20012006年贾珍、赵世军副主任医师任麻醉科副主任。此间引进了丙泊酚、咪唑安定麻醉药、肌松药为潘库溴铵、维库溴铵、卡肌宁等。

1999年建立了麻醉科下属的重症监护病房,开放床位8张,同时引进了欧美达麻醉机、西门子麻醉机、西门子监护仪、西门子呼吸机,监护仪逐渐增加,可监测SPO2ECGHRPETCO2、体温等。

1986年至1990年分配进入麻醉科的医师:马秉义、周晓、霍保善、王志强、鲍海咏、贾珍、赵世军、陈仲海。

到北京阜外医院学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的医师为赵世军、陈仲海、鲍海咏。到北京朝阳医院学习器官移植麻醉医师的为贾珍。

王祖谦担任青海省麻醉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委员。贾珍担任青海省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赵世军为全国麻醉分会中青年委员。

2006年至今,贾珍主任医师任麻醉科主任,赵世军、陈仲海副主任医师任麻醉科副主任。鲍海咏副主任医师任麻醉科副主任,主管重症监护病房。

2012年成立麻醉恢复室拥有床位8张,用于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时生命体征的观察,确保手术病人生命安全,促进术后病人康复。

目前,手术麻醉科现有医护人员10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护师2名,拥有24间手术室(其中百级手术室3间、数字化整体手术室2间、负压手术室1间),每间手术室配置了多功能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多种检测仪、多功能手术床等各类先进的手术设备和仪器设备,每年能完成各类手术13000例。

30多年来,经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几代人风雨兼程,励精图治,专业技术水平省内领先,部分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地位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