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盐
你还在信奉“好厨子一把盐”吗?盐作为日常做饭最常用的调味品,不仅可以起到保鲜防腐的作用,更能使食物风味更佳,是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l),是人体钠离子的主要来源,钠是维持人体神经系统传导、肌肉收缩、心脏跳动的基础物质,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物极必反,“盐”多必失,你的身体肯定伤不起。那么盐摄入过多的危害你都了解吗?
1.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30%的高血压可归因于高钠饮食。高盐摄入可以导致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增高。Meta分析表明,减少饮食钠的摄入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和非高血压者、儿童和成人以及所有种族人群的血压。一个人每天多吃2克食盐,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
2.高盐会造成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将倍增。
3.吃盐过多可增加骨质疏松、胃病、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中国是食盐摄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食盐摄入量为每人每天11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5克。发表于《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的一项模型研究预测,中国人每天少吃1克盐,到2030年将预防900万例中风和心脏病,拯救400万人的生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既然摄盐量过多蕴含如此多的危害,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食盐的摄入来源,那么减盐行动便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除了我们日常食用的盐,隐形盐也是高“盐值”的一大来源。每天摄入的这些隐形盐也要算在5克以内哈!
那么以下“7”个减盐小技巧你值得拥有
(1)使用限盐勺
市面上的限盐勺种类很多,推荐下面这种2克1勺的量勺。如果做一个人的菜,用量不到一勺。
(2)尝试用食材提味
像花椒、大料、葱、姜、蒜、辣椒、胡椒、孜然、洋葱、醋都有独自的风味,烹调时用它们来提味,少放点儿盐菜也好吃。
(3)出锅前再放盐
炒菜时放盐早,盐容易跑到菜里去,把菜里的水分赶出来,使菜失去清脆鲜美的口感,同时菜的含盐量也大幅增加。出锅前再放盐,可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菜表面的咸味,从而减少盐的使用量。凉拌菜可吃前再放盐。
(4)少吃咸菜咸酱,多食新鲜蔬果
榨菜、泡菜、酸豆角、酸菜等咸菜,跟新鲜蔬果比,不仅高盐,腌制过程也损失了很多营养比如维生素C,所以要少吃。
(5)少吃高盐包装食品
很多零食虽然吃起来不咸,但也可能加了不少盐,一包80g的辣条含盐约4.3g、10颗话梅40g含盐约3.2g…… 而之所以吃起来不怎么咸,很大可能是添加了不少糖,掩盖了部分咸味。学会阅读营养标签。
(6)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
餐厅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菜的盐含量普遍不低,做到下面两点才能控好盐。点餐的时候叮嘱厨师少盐。尽量少点带有“熏”、“卤”、“酱香”、“腌”、“红烧”、“豆豉”、“泡菜”、“酸菜”这样字眼的菜。
(7)逐渐减少钠盐摄入
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因此减盐也得循序渐进,如果一下子降太多反而不习惯,无法突然接受太“清淡”的口味,自然坚持不下去,所以,更建议逐步减盐,具体比如早餐在家吃,小圣女果、黄瓜、生菜等可蔬菜选择生食,做菜少用红烧、盐焗、酱制,简单焖煮炒淋上提鲜酱油。
健康生活从减盐开始,少吃盐更健康!减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一开始会需要我们多付出一些努力,但坚持下来,就可以养成清淡的口味,告别高“盐”值的烦恼!
供稿:老年二 白成芳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一) 2023/2/16
- 下一篇:医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