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有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抗疫纪实
一个特殊的春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群承载希望和爱的使者,在远方,亦或在身边,是故事,更是“家国情怀”的爱。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再次发生,一个曾经充满生机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可是面对肆虐的疫情,我们不能暂停,依然坚守岗位,全力保障日常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当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发出组织核酸检测队伍的命令时,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有的人是双职工家庭,有的人家中老人生病尚未痊愈,有的人家中还有年幼的孩子,有的人家人还封控在管控区。然而疫情之下,大家都没有退缩。因为血液科目前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工作量较大,护理人员极其紧张,傅霞护士长克服困难,安排护士金娜莎参加医院组织的核酸检测队伍。随着疫情的加剧,本就人员较少的医生组再次面临号召,耿惠主任医师要求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抽调医生刘小平参加核酸检测,医生殷玉娟进入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防疫一线默默奉献,夜以继日的坚守,无所畏惧的情怀,来自医者的初心,更是诠释了党员医护人员的精神。
在后方的血液科普通病房,也经历着血与火的考验。为了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深化科室的应急处置能力,在耿惠主任的组织下,血液科每天早晨交接班后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习,及时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动态解读诊治指南,积极落实院感防控工作。血液病患者因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自身抵抗力较差,是罹患各种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冠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新冠病毒相关知识,规范口罩的使用,宣教医疗垃圾的处理,做好手卫生。
在疫情期间,由于全市主城区的静态管理,部分家远的医护人员克服困难,步行上班,从未迟到,从未有任何怨言。为保证病区每天核酸检测有序进行,全体护理人员下午下班后加班加点,组织家属缴费,打印核酸条码。疫情期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占科室收住病人的90%。由于血液病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时期的诊治难点。其中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尤其是刚刚诊断,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患者,需要及时治疗。而肿瘤患者阶段性治疗不能中断。病区每天的床位都是满的,出入院的收治工作依旧和疫情之前一样。在人员紧张的日子里,全体医护人员放弃休息,特别是我们可敬的护理团队在傅霞护士长的带领下,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身怀六甲的护士每天穿梭在病区,双脚浮肿的令人心疼;家住东区的护士就以科室为家;抢救时急匆匆的脚步,连轴转时疲惫的身影,都未曾影响按部就班的护理,静点,化疗,采干,核酸检测,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看到了大家的努力和无私。血液病患者的化疗需要血制品的保驾护航,而受到疫情的影响,血源供应紧张,我们与输血科积极沟通,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血液科尽其所长,不让一个患者掉队。
古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情怀,也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感怀,今天我们赞美所有美丽的“逆行者”,赞美所有平凡坚守的人们,赞美所有负重前行的英雄。
阴霾终究会散去,我们终会相遇在美丽的季节。
供稿:血液科 熊华
- 上一篇:“青”尽全力,向“疫”而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2022/4/22
- 下一篇:医院公告 2014/7/18